只需轻轻一点,与您一起见证数慧时空成长的每一步!
数据来源:数慧云脑
2023-01-04
619
随着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地面系统获取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受卫星星上器件、卫星轨道及运行姿态、天气及大气辐射、遥感影像传输、地面接收与处理、解压缩和降位等各因素影响,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存在质量问题的影像数据。通过及时准确地对原始卫星影像进行质量检查,可以有效节省后续数据预处理与应用有关工序的工作量,提升卫星数据的使用率。
目前,对测绘成果的检查方式多采用人工目视检查,即在获取到原始卫星影像数据之后,以景为单位,利用传统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打开图像进行逐景检查,并进行详细的文字记录。
依据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国家标准规范,针对原始卫星影像质量检查的需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原始影像压缩包解压是否出错;
(2)压缩包解压完成后,查看影像数据、RPC文件、XML元文件等内容是否缺失,文件是否可读;
(3)数据能否正常打开;
(4)相邻景影像之间的重叠是否在 4%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少于 2%;
(5)检查侧视角是否超过 20°,平原地区可适当放宽到 25°;
(6)检查原始影像信息是否丰富,地物是否存在丢失情况;
(7)检查原始影像是否存在噪声和掉线;
(8)检查原始影像是否存亮斑(增益过度和全反射);
(9)检查原始影像是否存在条带现象;
(10)检查影像、云、雪覆盖情况,是否满足重要关注地物无云雪覆盖。
随着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的提高,纹理、几何及光谱信息更加丰富,同时卫星的类型也更加多元化,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人机交互式质检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生产要求,但效率较低,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无法满足海量数据的快速质检和高频次的卫星遥感监测需求。同时,对遥感影像质量缺少定量化的评估,无法对影像可利用区域和可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计算,严重制约了影像覆盖度计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因此,在正式开展正射影像生产任务之前,亟需进行原始卫星影像数据的全面“体检”。那么,是否可以将各项质量检查要求量化为具体指标,然后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来完成这项工作?
面向全域卫星影像“体检”需求,依据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针对原始卫星影像、数字正射卫星影像和数字正射航空影像质量检查的需求,北京数慧自主研发了影像统筹管理系统,研究和解决了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影像质量评估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细化出十多种质量检查量化指标,形成影像质量评估模型,实现对海量多源卫星遥感影像高效、快捷的自动化质量检查。
影像质量评估影响因子分析
影像质量检查内容
以山东省济南市影像为例,系统中该区域60景影像数据的质检全程仅需5分钟,质检结果一目了然。首先从定性评估角度,每景影像整体上被分为优、良和不合格三类。
批量质检
其中,质量优的影像表示整景可用。即原始卫星影像不论是完整性还是图像质量都比较好,不需要通过任何算法进行优化,也不需要裁切处理、填补。质量良的影像表示影像局部存在一些缺陷,通过把问题区域进行裁切,或者是通过一些算法进行优化,可以让这个影像数据局部可用,或者整景可用。质量不合格的影像表示整景影像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不论通过裁切还是算法优化,均无法达到可利用程度。这些不合格的原始卫星影像数据一般不会被推荐使用,避免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的卫星原始影像参与运算,占用大量的算力资源。
再以其中一景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12月GF2影像为例:
多光谱数据详情
北京数慧影像统筹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影像质量评估体系,为每张影像建立“体检”单,不仅可以定性化判定影像是否可用,也可以定量化确定影像的可利用范围和可利用程度,全方位提升问题影像数据,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云雾影像数据的利用率和精细化利用水平。
除了上述质量检查,北京数慧影像统筹管理系统还有哪些独树一帜的优势?我们将陆续为您揭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