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轻轻一点,与您一起见证数慧时空成长的每一步!
数据来源:北京数慧
2020-07-13
5134
2018年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发布,要求建设统一的全国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形成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智慧大脑”,借助人工智能、知识图谱、遥感监测等技术,结合自然灾害风险指标评估体系,支撑自然灾害普查、监测、预警、评估、救助等业务开展。2020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开展第一次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获取主要灾害致灾信息、承灾体信息和抗灾减灾能力。建立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掌握全国和各区域的综合风险水平,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了实现第一次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国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全国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等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北京数慧结合多年在自然资源、自然灾害领域的项目实践和数据整合处理经验,以构建“可监测、能评估、善学习、早预警”的智慧型防灾减灾信息化解决方案为目标,建设了自然灾害普查、监测、应急指挥产品体系,可实现自然灾害普查摸底、实时监测、综合评估和防治预警、灾害指挥救援等全方位业务需求。
通过风险普查,将全灾种、重点隐患、承灾体、减灾能力以及风险评估与区划等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涉及的数据种类多、采集面广、质量控制冗繁、管理调度复杂,需要成体系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撑数据采集、质量管控、评估分析和成果展示等,为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保驾护航。在第一次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基础上,整合集成各类基础地理数据、全国自然灾害防治区划数据、物联网感知监测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影像等构建自然灾害“一张图”,形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基底,为自然灾害摸家底、稳监测、精评估、早预警提供底图和底数。
在自然灾害一张图的基础上,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运用遥感AI自动化解译技术、模型构建技术和分析评价算法,通过对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利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体系,实现灾害发生后60秒内完成灾区范围内人口、房屋、经济、历史灾害的损失综合评估,并在90秒内生成评估报告,120秒内完成报告的即时推送,为灾前评估风险预警、灾后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精确的信息支撑。构建“数据 - 指标- 模型”的全灾种评估模型体系;提供风险评估指标管理、分析模型快速搭建、分析结果快速展示等能力,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的变化, 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保证了评估分析的便捷化与精准化。
通过接入各类灾害风险监测数据、遥感数据、灾情数据等,应用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研究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入全过程全流程评估方法模型,实现对多源数据的展示与分析、对重大的灾害及灾害链以及国际重大灾害进行风险监测,提前识别和预估。形成三大产品特色,一是自动化的智能感知设备信息接入、分析、预警能力;二是即时遥感AI,助力自然灾害特征智能提取;三是及时、实时、定时化自然灾害监测评估预警。
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以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支撑,基于自然灾害灾情信息、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灾害预警信息及风险评估结果等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专家会商及专题研判,建立反应灵敏、协同联动、高效调度、科学决策的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
能够基于灾情信息及数字化预案实现多部门、多现场协同指挥调度;能够基于多途径信息接入技术获取视频图像、事件信息、态势信息、监测预警信息、应急保障信息等,辅助综合研判和专家会商;能够基于风险普查数据库获取减灾物资位置、数量、能力、状态等数据,下发调拨配送指令、分配救灾款物、监督物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