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轻轻一点,与您一起见证数慧时空成长的每一步!
数据来源:北京数慧
2022-12-19
498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今年1月底,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此前,多部门、多地区已纷纷出台各类政策,支持光伏行业的发展。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求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对试点区域要求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屋顶光伏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类型之一,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小、建设快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农村地区和负荷密度高的工业区用电问题。建筑物屋顶是分布式光伏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筑物的数量直接关系着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潜力,因而监测和分析全国建筑的空间分布对分布式光伏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数慧基于深厚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应用经验和多年的自然资源行业业务积累,建立业务驱动的技术研发模式,充分利用多光谱、高光谱等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在计算机智能识别与提取算法支撑下,开展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探索研究。
方案通过对城镇住宅类及非住宅类房屋、农村房屋建筑建立解译知识库,并对独栋建筑屋顶、车棚顶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屋顶进行样本勾画并建立样本库,构建初始解译模型。根据初始模型的解译结果进行样本补采,然后对模型进行升级迭代。
迭代后的模型精度达到91%左右,可精确获取区域范围内建筑物(区)的数量、空间分布、屋顶结构、屋顶面积,掌握可承载分布式光伏的建筑区(物)的底数;可将建筑物(区)落实到地块,便于构建建筑物(区)和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动态监测机制,即时掌握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进度;通过分析比对预估可利用光伏开发的屋顶面积,进而根据光伏组件选型铺设光伏板,最后计算得到预估的光伏可开发容量。
根据相关资料,北京数慧对可安装光伏的建构筑物屋顶的房屋类型、房屋面积、房屋附属物、光伏板朝向、屋顶倾斜角、屋面材质、屋顶类型、屋顶承载力、数量和间距等进行了梳理和分类。
比如,房屋面积要求大于20平米,因为平屋顶安装3KW光伏电站一般需要30平米,斜坡屋顶20平米即可。屋面材质一般分为:水泥屋顶、彩钢板屋顶、瓦式屋顶。屋顶类型又可分为平屋顶(屋面坡度小于5%)、斜坡屋顶、曲面屋顶、多波式屋顶等。
我国城镇住宅房屋建筑形式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一般住宅房屋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集中,房屋建筑排列整齐,屋顶一般为人字形或者平顶。
现代非住宅类房屋建筑风格受到时代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影响。从遥感影像特征上看,一般房屋建筑顶面表现为圆弧形、单斜顶、尖顶形、梯形或者宝塔形等特征。
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农村房屋建筑呈现多样化的面貌特征。
主要针对独栋建筑屋顶、车棚顶进行样本勾画。
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样本勾画:以屋顶边界进行采集,在分辨率足够高的情况下,需要把凹槽和凸出都标注出来。以下截图为典型示例:
低矮建筑连片区域屋顶样本勾画:低矮建筑集中连片区域,房屋颗粒通常较小,密度较大,在样本采集工作中仍以房屋屋顶面进行采集,且扣除内部庭院。以下截图为典型示例:
通过在线训练及解译系统,对勾画的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分析解译结果。解译不好的区域,需补充适量的样本,进行模型迭代。目前迭代后的单体建筑模型,模型精度为91%左右。
POI属性挂接主要是针对自动解译的房屋屋顶成果,借助爬虫软件爬取的网络POI数据,对建筑房屋进行行业类型分类,有利于统计各行业类型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安排比例。比如:遥感+农业、遥感+工业、遥感+商业、遥感+学校等行业类型。
为了使自动化解译的效果达到项目成果要求,需要对自动化解译的单体建筑屋顶成果进行专项后处理。后处理流程主要包含:矢量简化、偏移曲线、多部件打散、建筑共线简化、坐标转换、建筑重叠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