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发展、新闻资讯,精彩内容尽收眼底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22-12-19  
						
840
                                                                                       
					
附件:1. 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标准指标表
2.“ 十四五”期间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推荐名额分配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 
 环境优美 (30分)  | 
1.整体风貌  | 
村庄布局合理,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村庄建设顺应地形地貌,彰显乡土特征和地域特色,整体风貌和谐。  | 
2.自然风光  | 
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不挖山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老树。  | 
|
3.田园景观  | 
村域内农田、牧场、林场、渔塘等田园景观优美,避免破坏性开发和过度改造。  | 
|
4.环境保护  | 
工业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干净整洁有序。  | 
|
| 
 
 生活宜居 (40分) 
  | 
1.宜居农房  |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加固,村内无危房。推广“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满足农民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农房建设管理规范有序,新建农房有审批,农房风貌协调。  | 
2.街巷院落  | 
村庄街巷、公共空间等保持传统乡村形态、尺度宜人,古树名木、石阶铺地、井泉沟渠等乡村景观保护良好,街巷院落干净整洁,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积极采用乡土树种、果蔬对公共空间、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  | 
|
3.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完善,长效管护措施到位,管理维护良好。村庄道路硬化亮化,供水安全清洁,供电稳定,通讯网络畅通,消防和防灾减灾设施齐全。基本普及卫生厕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善。  | 
|
4.公共服务  | 
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应急救援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可及性、便利性高。设置寄递物流和电商服务网点、益农信息社等服务平台,满足村民需求。  | 
|
| 
 治理有效 (30分)  | 
1.共建共治  | 
强化党建引领,村级党组织领导有力,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务实有效,村民主动参与村庄事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 
2.共同富裕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所在省份平均水平,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 
|
3.文化传承  | 
充分挖掘和保护村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培育乡村建设工匠、乡村“明白人”“带头人”。  | 
|
4.乡风文明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村规民约务实管用,乡风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推进移风易俗。  | 
备注:各地可结合实际对上述标准指标进行分值赋权,并根据指标内容进一步细化评分标准。